12月8日,成都市疾控中心发布8条“抗疫”指南,提醒市民发现本土病例也不要慌,做好个人防护,正常工作,健康生活。
外出时请随身携带一次性医用口罩。在人员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室内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一定要佩戴口罩。
特殊时期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,尽量少去人员密集、阴冷潮湿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如果确需进入这些场所,请做好个人防护,并配合做好测温、亮码等防控措施。
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,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;不方便洗手时,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清洁双手。
即使在冬季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20-30分钟,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。
咳嗽、打喷嚏时,尽量用纸巾、手帕等掩住口鼻。在没有纸巾、手帕时,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。切勿随地吐痰。
在购买、加工冷链食品时要戴好口罩、手套;烹饪食品要做到生熟分开;肉类、蛋类要彻底煮熟再食用。提倡分餐制,或使用公勺、公筷用餐。
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,不信谣不传谣,一切以官方通报的信息为准。
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措施,如实向调查人员及医务人员报告个人行踪和接触史;前往指定地点接受核酸检测。若有发热、咳嗽等不适症状,请戴好口罩,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。
我校将按照上级要求,高度重视,积极行动,做好以下疫情防控工作,保障师生身体健康。
坚决克服麻痹思想,严格落实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措施。对进入校园外来人员,必须测温、亮码、扫码、登记,门卫等接触外来人员较多的岗位人员务必坚持佩戴口罩。
完善“两案九制”,落实晨午晚检、因病缺勤追踪登记、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。
规范应急处置流程,落实疫情防控物资储备、隔离教室、应急响应人财物准备等。
倡导师生养成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,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习惯,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,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。
垃圾日产日清,注重通风换气,坚持全校预防性消毒,并做好记录。
6.对有风险的师生,加强核酸检测,暂不到校。倡导师生、家长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不与中高风险地区来邛人员接触。